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国家“美丽中国”建设,广西环境科学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协调优势,联合桂林理工大学组建了“问水平陆・青力青为”绿色发展科普实践团,围绕平陆运河建设,聚焦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目标,于2025年7-8月,通过科普宣传、问卷调研、企业走访、水体采样等多元化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
一.生态调研,赋能科普
平陆运河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其生态健康关乎长远发展。绿色发展实践团聚焦运河生态,深入多个枢纽展开实地调研,为科普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素材。调研最终形成了《平陆运河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与绿色发展建议》,不仅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其中的检测数据和分析结论,也为后续开展运河生态科普提供了扎实的专业依据,让这份青年“问诊书”成为向公众普及运河生态保护知识的重要基础,助力更多人了解守护运河“碧波长流”的重要性。

图为绿色发展实践团平陆运河青年枢纽前合影

图为绿色发展实践团成员采集水样
二.产业一线,科普探绿
聚焦“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国家要求,实践团深入产业一线,开启产业环保科普之旅。在桂味生态园,团队成员学习了“荔枝+文旅”的生态循环模式,通过这一生动的科普案例,让成员们体会到了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好处,从生态层面,减少了农药化肥污染,降低农业生产对土壤和水源的破坏,从资源利用层面,通过文旅项目盘活土了地、劳动力等资源,借助游客参与农事体验,增强公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与认同;在陆屋临港产业园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的交流以及对生产流程、能源消耗、污染治理等情况的考察,让成员们掌握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内涵;在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成员们了解了智能调度系统“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原理,这是科技创新赋能绿色物流绝佳科普素材;在钦州河东污水处理厂了解的城市污水“由浊变清”的全流程工艺及再生水利用前景,更是贴近生活的环保科普内容。此次产业一线科普探绿行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实地感知了不同领域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更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科普素材。未来,团队将把这些来自一线的环保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传递给更多公众,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助力更多人参与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行列中,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三.深入基层,科普惠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学会积极协助调研团队,将民众实际需求与科普宣传紧密结合。团队合理规划调研区域,针对平陆运河沿线居民及相关企业设计科学有效的调查问卷,深入平塘村、新光社区、进喜园等多个社区,了解民众对环保知识的认知程度、感兴趣的环保话题以及环保需求。在发放300余份问卷的同时,实践团还发放了环保宣传册200余份,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讲解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白色污染等日常环保小常识。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科普手册深受居民欢迎,让环保知识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图为绿色发展倡导团成员开展问卷调查与环保科普宣传
在广西环境科学学会与桂林理工大学的精心策划、协同联动下,“问水平陆・青力青为” 绿色发展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兼具深度与实效的环保科普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扎实的生态调研,深入学习产业一线的绿色转型,前往基层普及环保知识,不仅以青春之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鲜活动能,更在实践淬炼中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让科普传播能力与专业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面向未来,广西环境科学学会将持续加强组织引领职责,创新探索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环保科普实践载体,推动环保知识走进更多人心中,引导更多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环保行动,为筑牢生态文明之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源源不断贡献科普智慧与力量。
(一审:董堃 二审:代武社 三审:梁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