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

    网上科普

    我校环境学院2025水环境科普大赛参赛团队“猫儿山小鲵”团队走进北芬小学开展漓江水资源保护宣讲

    发布者:2025-09-07 17:45:05  时间:董堃  浏览:

    为备战2025年第七届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新大赛,引导青少年走近水资源,理解水生态,激发他们守护生命之源的责任与使命感。2025年9月4日,我校“猫儿山小鲵”团队走进桂林市北芬小学,为五六年级学生带来一场以“猫儿山小鲵视角守护漓江”为主题的沉浸式科普活动。团队通过微信推文讲解、知识问答与互动游戏相结合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趣味体验中了解珍稀物种保护与漓江水源安全的紧密关联,活动同步开放主题推文供师生持续学习。

    活动照片(一)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依次上台,以拟人化叙事展开宣讲。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特有物种,猫儿山小鲵仅栖息于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900米以上的高山沼泽地带,其生存状态直接反映水源质量,是漓江源头生态的“活监测仪”。宣讲中,团队特别强调猫儿山作为漓江发源地的重要地位——这片拥有“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原始森林,如同天然水库为漓江提供稳定水源补给,而保护小鲵的栖息地,正是守护漓江碧水清波的关键一环 。通过推文中的图文与视频素材,同学们直观看到小鲵的生存环境,理解“保护小鲵就是保护漓江源头”的生态逻辑。

    活动照片(二)

    宣讲结束后,活动进入互动环节。在“小鲵生存挑战”答题环节,团队设计了“猫儿山小鲵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漓江的主要发源地是哪里”等科学题目,同学们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水源守护大作战”游戏环节则借鉴专业治水科普形式,同学们用特制管道拼接模拟污水过滤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将“污染物”从模拟水体中分离,在实践中理解污水处理原理 。活动最后,团队为积极参与的同学发放印有小鲵图案的水质检测试纸和笔记本,鼓励大家课后观察身边水体,将科普知识转化为环保行动。

    活动照片(三)

    活动照片(四)

    “原来我们喝的漓江水,和小鲵的家是连在一起的!”北芬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分享道。本次校园宣讲既是我院备战2025水科普大赛的重要实践,也是“科普进校园”的一次生动尝试。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线上推文+线下活动”的科普模式,通过青少年带动家庭、影响社会,让更多人关注猫儿山生态与漓江水源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力量。

    (一审:董堃  二审:梁延鹏  三审:代武社)